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

学会换位思考,告别“聊缩力”

发布时间:2025-05-17 12:03:41 来源:综合 浏览次数:76

  最近,聊缩力“聊缩力”这个词上了热搜。换位“缩力”和“张力”相对,思考指的告别是让自己丧失欲望甚至产生反感的能力。网友们纷纷晒出聊天时对面“聊缩力”爆棚的聊缩力回复:有的无论自己说什么,对方都是换位“哦哦”“嗯嗯”“好吧”,像个人机;有的思考只会把自己的问题再抛回给自己,自己刚问完“那咋办啊”,告别对面就说“那咋办啊”;有的聊缩力好像不会打字,从来只发表情包;有的换位像长辈一样说教自己,不看备注还以为是思考在和父母聊天。

  热搜一出,告别有人惊呼:“原来我就很有‘聊缩力’,聊缩力我还以为我回复得很机智呢!换位”怎样才能避免“聊缩力”,思考和别人顺利聊下去呢?

  4种回应方式,哪种最具“聊缩力”

  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心理学教授雪莉·盖博(Shelly Gable)的研究,沟通中的回应方式可以根据两个维度大致分为4种:主动建设性,被动建设性,主动破坏性,被动破坏性。我们以一个场景为例,感受一下这4种回应。

  如果和你关系不错的同事跟你说,自己对于手头的工作有个创新的想法,你会怎么回复呢?

  有人可能会敷衍,发个表情包,或者说个“嗯,不错”。这种回应虽然传达了基本的支持,却没有后文了,对话也就难以延续。这就是被动建设性的回应,没有主动性,但也不会太严重地破坏此刻的情绪氛围。

  有人不仅敷衍,还会转移话题,比如转头开始说自己对工作的不满。这种被动破坏性的回应,不仅没有主动性,还破坏了原有的话题和情绪,可能会使原来分享的同事如鲠在喉。

  更让许多人反感的回应是反驳、贬低,比如说“这算什么创新”,或者“又没什么用,你卷给谁看”。这是主动破坏性回应,不仅打击同事分享的积极性,还可能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。经常使用主动破坏性回应的人,曾被网友称为“反驳型人格”,虽然这种人格在心理学中并不存在,但这种回应方式遭人反感的程度可见一斑。

  相比之下,主动建设性回应显得更积极:“哇有点意思,这是咋想到的?”这就可以让对方和你继续聊下去了。

  “聊缩力”的本质:过度自我中心

  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这4种回应。“聊缩力”的本质并不在于某种特定的回应方式,而是由于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对方。

  当朋友和我们分享一件事时,他们是有什么需求、想获得什么呢?如果是好消息,可能是想获得肯定、夸赞、羡慕;如果是坏消息,可能是想获得共情、安慰、一起吐槽发泄;如果是八卦信息,可能是想获得讲出来的机会……但当我们转而聊起自己,或者反驳对方时,我们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,让对话只围绕着自己的心意转,并没有看到和满足对方的需求。正是这种缺乏换位思考的心态,让我们采用了破坏性的回应,让对话充满了“聊缩力”。

  而主动建设性回应的好处就在于,为对方提供了同频的情绪价值,并且通过追问让对方有了继续分享的契机,满足了对方的需求。这样看来,主动建设性回应可以说是最不容易“踩雷”的回应了。研究也发现,当人们收到积极而深入的回应时,大脑的奖赏系统会被激活,社交认知能力也会提高。也就是说,主动建设性回应更容易让人感到愉悦和被理解,还能提升人际关系质量。

  告别“聊缩力”:说之前先会听

  知道了“聊缩力”的原因,改变起来就更有章可循了。其实,想要走出过度自我中心、学会换位思考,第一个重点并不在于说什么,而在于倾听。

  真正的倾听不是被动地等待对方说完,而是用心捕捉对话中的细节:对方的语气有什么变化?如果是线上聊天,那对方使用的标点或者表情中透露了什么情绪?对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?好的倾听者知道,每句话背后都有一个想被理解的人,每次分享都是一次建立连接的机会。只要抱着对对方的好奇,自然就会适时追问了,而随着对方话匣子的打开,我们就能更容易地站到对方的角度,继续给出合适的情绪反应,做到主动建设性回应了。

  当然了,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在每次对话中和对方换位思考。当我们确实没有兴趣或精力去和对方聊天时,“聊缩力”也可以是一种结束对话的工具。但如果具有“聊缩力”的人想要摆脱它,那就试试这样去倾听吧。别着急,摆脱“聊缩力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毕竟我们已经随心所欲地回应别人几十年了,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习惯,需要慢下来,通过练习去觉察和改变。

  在这个越来越强调效率的时代,愿我们都能放慢脚步,学会更好地倾听和回应,让我们想要继续的对话都成功继续,想要维护的关系都变得更加紧密。

联系我们

如果您想对河北德勤软件有限公司的、、、、等产品进行相关了解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,联系热线:020-123456789

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
admin@aa.com

020-123456789


友情链接: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  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  纪录片《何以“湘”逢》:聚焦在湘青年创业生态  跑路前促销卷走千万预付款 深圳洛德音乐培训公司被立案调查  “米扬丽格”美容机构被疑偷梁换柱 “进口鼻”歪成了“国产鼻”  北京:“致敬先烈仰望崇高”少先队员为英烈站岗活动举办  DeepSeek来袭,AI再度震撼文学圈  学会换位思考,告别“聊缩力”  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  湖北:四项举措夯实野生动物网上交易监管  信息不对称成为纠纷主因 浙江台州发布二手车消费调查报告  福建曝光2020年投诉量居前5位银行 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联合倡议: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践行简约适度理念  纪录片《何以“湘”逢》:聚焦在湘青年创业生态  广东深圳: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统一执法“利剑”行动  复原乳是假牛奶? 食安专家揭秘“网传观点”真相  江苏省消保委:促销花样、快递问题成今年双11消费“槽点”  江苏省消保委:Keep、咕咚等运动APP售卖商品问题多  中国园林博物馆春节活动年味儿浓 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|深圳严打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  文创设计何以圈粉“Z世代”?  北京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26类商品单件最高补贴1000元  跑路前促销卷走千万预付款 深圳洛德音乐培训公司被立案调查  百福聚蛇年 光影话长安 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  50多部作品亮相2024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  湖南召开网络直播营销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会 为网络直播营销把脉问诊 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提示:四大低价套路专坑消费者  创造吉尼斯记录、火爆十年,这个小村有啥秘诀? 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联合倡议: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践行简约适度理念  中消协发布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:综合得分79.92分  “产后康复治疗”是幌子 厦门安妮娅被判“退一赔三”  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  河北发布文具盒、书写笔等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  手作渐热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  深圳测试20款驱蚊环和驱蚊贴发现 19款不能完全驱蚊  报道追踪:欧派公司接受天津消协整改建议 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: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书写“敦煌故事”  自贡灯会:光影交辉传承传统文化 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|“曹猪儿”变身带货达人 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委员会约谈“寄居蟹” 督促整改“霸王条款”  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“录音” 上海市消保委: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 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7类产品消费提示  6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电动牙刷  河北发布文具盒、书写笔等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  入选无门槛 评奖无限额 食品企业为何追捧“洋”金奖?  纪录片《何以“湘”逢》:聚焦在湘青年创业生态  加强合规经营 上海约谈美团等12家电商平台  北京昌平:召开保供稳价集中约谈会 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历史文化  如何界定正当维权与敲诈勒索 职业索赔是否构成犯罪引争议 

copyright @ 2016 河北德勤软件有限公司 Co., Ltd. Sichuan ICP No. 06017347-1